通知公告
读者服务
特色文化
羌族民居和碉楼 |
[ 发布时间:2012-12-11 | 浏览:11415次 ] |
历尽沧桑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技艺精湛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芜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遗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羌族石碉 秦献公徒“三苗”,汉武帝逐诸羌,羌人自河曲草滩南下岷江,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镜头推出了江源极地森严林立的羌族石碉楼。今日,面对这些耸入云天,俯视石壁的神秘建筑,我们依然能够捕捉到当年“羌管幽幽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情景。 石碉,冉驶语称邓笼,党项语称忽弄。对付高寒,防御侵扰,以及岷山峰谷取之不尽的石料,使那些穿云云鞋、着青衣的羌民以及他们的先民得天独厚,建造了在华夏大地上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别具一格的居室。查拣《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一类史籍,生活在县境内的冉驰、戈基人这些与今日羌民有过源流关系的先民以及当时的西山十八部落都居住石碉,推算起来,说这些石碉的产生有二千多年不算长。而《华阳国志》则记载了这些住在石碉中的居民夏秋如何入蜀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苹果农副产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楼,记录了羌民族勤劳、艰辛、纯朴的历史,也展示了他们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使他们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现存石碉多数是清代修建,用未经打磨的石块砌成,高十文十余丈不等,独立垂直,呈锥形向高空发展延伸,经千百年风雨地震不崩不斜。远处眺望,碉楼栉比,宛如古堡毗连,仿佛向游人诉说它的变迁。 羌家石碉从外观看有八角、六角、五角或四角形。墙体用不规则石块和泥修砌。墙底厚一米左右,顶部呈尖角昔立。内部五至十一层不等,各层用圆木作梁,密铺树干、树技,填土夯实,再铺木板作面。各层有独木梯上下,底层圈牲畜,二楼以上作卧室、贮藏室,顶部供神灵。号层开斗框形射击孔;也作窗户。建筑石碉为羌人生活中大事,择日、祭神、款待匠人都要放火炮、摆酒宴。呜铁铳、跳锅庄、喝咂酒,载歌载舞。
|